一年级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6-30 14:13:13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集合五篇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音乐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

《小小雨点》是上海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春雨沙沙”,讲述的是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复苏的景象。《小小雨点》是一首很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以拟人的手法向孩子们渗透了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教育。本歌曲是bE大调的,全曲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除了末落不同外,其它小节完全相同,整首歌的旋律始终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学好《小小雨点》,对学习下首歌《小树快长大》做好铺垫。

2、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目标。)

(1)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并懂得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 学生能正确的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为歌曲创造歌词,提高即兴创造能力。

3、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演唱《小小雨点》和沙锤演奏。

难点:即兴创编歌词。

4、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电子琴、沙锤、歌页

二、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确定了本课的教法:

1、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

2、 示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以自己为展示对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3、 体验教学法: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较活泼、好动、好玩,根据这些特点,本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激趣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孩子们的全身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教学中有规律的“动”,实现玩中学,乐中学。

四、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从六个环节来讲)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1、插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师生一起律动踩着节奏点进教室,学生围坐成一圈。(创造这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伴随着动感而富有节奏的音乐,学生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作品并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2、老师启发性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一直在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注意观察,讨论图上都画些什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来描绘出美丽的奏景象。教师适时引出新课题并出示歌页。)

第二环节:发声练习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直观形象进行教学,使学生最终达到情意的表现,在发声练习中,我采用了《我学小动物叫》的练习曲,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声音干脆。例如:

1 2 3 4 | 5 - | 5 3| 1- :||

老师:小猫 怎样 叫 (学生)喵 喵 喵

小鸭 怎样 叫嘎 嘎 嘎

这样练习,不用过多的理论讲解,学生就会把小猫、小鸡、小鸭……各种声音来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三个环节:节奏游戏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教学,因为游戏对每一个儿童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如:这是本节课的节奏练习

X X | X X | X X X X | X X X | X - ||

高 兴 高 兴 高高兴兴 我真 高兴

为了加强节奏的训练,我以《抢座位》的游戏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五只椅子,六只写有一小节节奏的头饰,让六人戴上头饰,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排队绕着椅子走,当音乐停止时立即抢座位坐下,没抢到座位者,要求他指挥全班同学依次拍打出五人头饰上的节奏,然后退了游戏,另请一人戴上头饰,继续游戏。这样的游戏教学,改变了以往陈旧、枯燥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变得十分生动活泼,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乐趣,可以使其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节奏,培养了丰富的节奏。

第四环节:学唱新歌

在学习本歌曲时,我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 听一听,播放录音《小小雨点》,让学生有整体感知整首歌曲的韵律,引发学习歌曲的欲望。

2. 唱一唱,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模仿雨点“沙沙沙沙”的声音来哼唱旋律。

3. 读一读,引导学生跟着电子琴的节奏读一读歌词。教师用肢体表演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讲解歌曲的内容(示范)最后用图片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4. 引导学生体验歌词的情绪,教师启发性提问:“下雨了,小花、小鱼的心情是怎样?如果你是它们会怎么样呢?你们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表现出来吧!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歌唱。

5. 引导学生分角色歌唱。你们想当谁呢?(由学生自愿担任角色教师当小雨点,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朵就要唱起歌、跳起舞;落在鱼池里,鱼儿们也要唱起歌欢迎小雨点的到来。

这样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始终处在兴奋,积极的状态下学习新歌,在情境中,孩子们完全没有学曲、记词的压力,完全是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会了歌曲,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环节:认识沙锤,引导学生自制沙锤,为新歌伴奏

生活本来就是音乐的源泉,通过孩子们细心观察和发现,引导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品通过实践自制沙锤。例如:用矿泉水瓶、玻璃瓶里面装上沙子,再加上一些装饰品,废品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沙锤。能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模拟营造下雨的意境,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这个环节是为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进行探究性与创造性的学习)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为歌曲伴奏

。例如:分组伴奏、师生合奏、男女合奏等。(这个环节体现了课标的理念之一“合作”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思和在群体中的 ……此处隐藏3914个字……合作。

教学难点:富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动物说话》与创编歌词。

教学用具: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动物头饰等。

三、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使用谈话法,创设情景法,游戏法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四、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

通过体验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过程

1、感受音乐,创设情境

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聆听三段不同节拍、不同情绪音乐的重复与变化,感受音乐。并根据音乐的转换,变换队形动作。首先用电子琴播放2/4拍的进行曲式音乐,引导学生围成圆圈齐步走,然后再播放3/4拍、4/4拍的音乐,学生自由结合,根据音乐不同情绪创编动作表现音乐。最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表演《拉勾勾》游戏。

2、导入新课

(1)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从大自然万物会发出声响而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相互问候的时候,你们可曾想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比如,风是怎样说话的呀?(学生模仿风发出的声音。)

师:谁能告诉我,雨是怎样说话的?(学生模仿大雨或小雨的声音:哗啦啦,沙沙沙。)

师:大海会说话吗?(学生模仿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2)创设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学动物说话。

师:在一条美丽的小河边,住着两个好朋友:小鸡、小鸭。瞧!它们正亲热地说话呢!

(在这里我采用全面提问和个别提问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小鸡说话,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学生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分组讨论,学习并模仿小鸡说话的声音。)

师:小鸡说话叽叽 叽。看!这只可爱的小鸡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我边说边做叽 叽 叽叽 叽动作,提示小鸡说话的节奏,学生进行模仿,边说边做小鸡的动作叽 叽 叽叽 叽。)

师:小鸡说话叽叽 叽,(学生和我一起做小鸡的动作叽 叽 叽叽 叽,再指名做小鸡叫的动作)

(3)创编声势,模仿小鸡说话,巩固动物说话的基本节奏。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小鸡说话?譬如:拍肩、拍腿、捻指、跺脚都可以。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然后我学小鸡说话,小朋友用与我不同的动作与声势表现歌曲的基本节奏。)

(4)师生互动,采用一问一答,一问齐答等方式学其它动物说话,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师:小鸭说话嘎嘎 嘎(学生和我一起边说边做小鸭的动作嘎 嘎 嘎嘎 嘎。)

师:请小朋友用不同动作表示小鸭说话,小鸭说话嘎嘎 嘎。(学生做不同声势的动作嘎 嘎 嘎嘎 嘎。)

3、学习歌曲《动物说话》

(1)播放电脑课件,完整地聆听《动物说话》,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小朋友学习动物说话,学得真棒!原来小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语言,其实它们不仅能说话还能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哪些小动物在说话?哪些小动物在唱歌?”(欣赏一遍歌曲,学生可边拍手边听音乐。)

(播放课件伴奏音乐,我进行范唱表演)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学生即兴回答)这么好听的歌,老师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爱听,请大家边听边交流,学小动物说话。

(2)节奏训练

A练习拍手节奏

小动物们说话、唱歌的声音可真好听,我们来表扬它们一下好吗?(好)× × ×× ×

B随歌曲进行节奏练习

拍手:× × ×× ×

跺脚:× × ×× ×

晃头、耸肩。(同法进行跺脚、晃头、耸肩的节奏练习)

(通过模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身体语言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3)学唱歌曲

首先让学生随录音学唱第一段小鸡说话,我进行适时指导,再通过我的表演动作,引入歌曲第二段小鸭说话,学生交流自学。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现小鸭说话好吗?(我用电子琴伴奏,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4)演唱歌曲,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神态。

师:怎样演唱能表现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同时我示范一个神态,我哼唱间奏后,学生将小鸡、小鸭的神态依次表演。)

(5)分角色表演,座位变换,从合唱台到座位。

师:小朋友们的歌声吸引住了小动物们,它们邀请我们去做客呢,让我们唱着歌儿走吧。(这里我播放课

件伴奏,我用手势暗示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边唱边说边表演走到座位处坐好。)

4、用打击乐器模拟动物说话

(1)探寻声源,感受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

师:我们来到了小动物的家,在每一个家里,都有一个小筐,里面有许多打击乐器,小朋友找找、敲敲、听听、说说,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鸡?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鸭?开始!(学生互相讨论,寻找,敲击,模仿)

(2)学生分组、分角色,用打击乐模拟出小动物说话的声音及节奏。

(3)合奏表现动物说话。

(4)交换角色表现动物说话

师:小朋友玩得高兴吗?你们还可以带上头饰到其它小动物家做客。(音乐开始我和扮演小鸡的同学演奏,其余同学一起进行歌表演,一段音乐后再换别的小动物。小朋友在一起互相交流,随着伴奏音乐用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5、编创歌词

1、谈话引入:“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还不止这些!你们还能给其他动物编上歌词并唱出来吗?”

2、鼓励学生进行编创。

3、从中选择两段,跟着音乐一起唱。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模仿,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

6、总结

师:听着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看着大家亲密无间的合作,老师的心里无比的快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我想,小朋友的心情和老师心情是一样的,都很开心是吗?那么,为了表示大家高兴的心情,庆祝我们合作的愉快,我要邀请你们永远做我的朋友!(音乐起,师生一起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我邀请到谁,谁就可以再邀请与你合作愉快的小朋友。音乐反复到全体起立)让我们去操场邀请别的小朋友,告诉他们保护动物,爱护动物,走啦!(学生走出教室,本节教学结束)

整个教学过程从一开始的律动,后来的动物模仿到创编节奏及即兴表演,运用感知法、认知法、学唱法,让学生用有感情的演唱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创编,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演、唱、创新、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渗透了思想教育。

《一年级音乐说课稿集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